当前位置:>>

国家统计局:买房不算消费

2006年09月01日 13:55:36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7月全国房价上涨了5.7%,是物价指数(CPI)增幅的四倍多。近年房价上涨很快,然而物价指数(CPI)———这个测量生活成本的“温度计”却仍在走低。这样的落差引发了人们对CPI的质疑。

  日前,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通过新华社专访回答了人们的质疑。“无论是按照国际惯例,还是从实际情况考虑,商品房价格是不应该直接计入CPI的。”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流动资产转为固定资产,因而购买商品房通常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行为。

  该负责人特地举了个例子:假设100户居民,在某年有一户居民买了商品房,花费了100万元,而其他居民这一年用于住房的日常消费(水、电、煤气、物业费等),每户花了2000元。如果在这一年里,日常居住消费价格上涨了2%,而商品房价格上涨了15%,那么包括商品房在内的住房价格涨幅应高达10%以上,而事实上,这年的住房日常消费价格只上涨了2%。因此,将商品房价格变动直接纳入CPI统计并不合理,国际上通常也都不这样做。参考

  排除房价的物价指数难取信于民

  统计部门将商品房归为投资品而非消费品,一直广遭质疑。统计部门认为,只有租房才属于消费,而不少人提出,在我国买房其实等同于租房,只不过是一次性买断了70年的租期—————实际上还达不到70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说过:“国内商品房住宅土地年限是70年,住宅建筑规范设计的住宅使用年限是50年,但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却仅仅为30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租期”更短,更应考虑将购房视为消费行为。

  不能不正视,不断上涨的房价正在对人们的消费结构构成重大影响,倘若CPI不能及时反映这一点,就可能失真。在美国的CPI商品束组成中,住房类在全部八大类商品束中所占比重达40%。我国目前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虽然已经升至13.2%,与美国相比这个比重还是很低的。来自摩根大通的统计显示,在美国CPI的组成中,食品比重最小,只占到14%,而中国的情况却恰好相反,食品占37%,住房只占13.2%。这种商品束构成,难以真实反映现实物价。高盛也认为,将私人购房支出归于投资,造成了消费占GDP比例下降的“事实”。

  实际上,不仅专业的研究机构,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断对CPI背离他们感受的情况提出质疑。CPI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参照,如果CPI不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就可能产生误导作用。这些因素,值得统计部门重视。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