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到底是谁给了房地产商大把赚取暴利的机会

2006年02月22日 17:17:56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京城的著名房地产商人任志强再出惊人之语: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任志强说的是大实话。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调查表明,房地产业的税后净利润在各行各业中为第一位,比平均水平高5倍,比处于第二的电力煤气行业的利润高1倍。

  为何房地产行业有如此暴利?为何房地产商公开宣扬暴利?在经济学研究中暴利往往与垄断相生相伴。看看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状态:土地由政府调控,一级市场土地全部被政府垄断,它决定了供应量;资金的供应量则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又是以国有银行占统治地位,也由政府控制,它决定了开发总规模;拆迁量的多少决定整个需求量的多少,而拆迁量也是由政府决定。还有一种“权力垄断”则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追逐暴利,开发商曾经向媒体揭露内幕:“开发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就要盖二三十个公章,每盖一个公章都要打点一番,何况还有那么多不明不白的税外费。”这也印证了去年年底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对媒体的发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部分省市、地区房地产产业确实存在‘大量腐败问题’”。

  如果,政府真正代表民众利益去运作土地、资金和拆迁,那就会实现“利为民所谋”的目标。但是,市场经济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博弈,往往产生代理人选择不利于被代理人利益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状态下,凡是行政权力过多参与的地方,只能满足少数人而违背广大民众的利益,这就是占有话语权的“强势力量”一直否认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也是地方政府不愿意自己辖区内房价下跌的原因,更是房地产商敢于追逐暴利的根源。

  市场经济并不必然产生腐败,权力干预的市场经济却容易成为“寻租”的温床。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的腐败叫作官倒,个别人借助倒批文、倒进口许可证谋利。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各种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倒爷也就逐渐消失了。这就证明,不是因为市场化的改革造成了腐败的蔓延,而是因为权力对交易活动的干预,造成了腐败的蔓延。因此,民众应该支持市场经济而不能走计划经济的回头路,并且我们要走的是减少权力干预的“好的市场经济”。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是一种腐败,是一种市场“暴力”,而反垄断是政府的天然职责。要消除房地产暴利的根源,并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的基础,要做好的事情是:限制行政许可和权力,打破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格局,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借助国家力量把代表民众利益的行动比如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制度执行到位。

  解铃还需系铃人,面对房地产商如此“嚣张”,下一步该是代表民众的政府出牌了。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