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5年温州楼市热点回眸

2005年12月15日 16:42:09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2005年,对于温州楼市而言,是变化调整,走向理性的一年。历经期房限转、央行加息、房地产税开征等一系列的政策实施,楼市在阵痛中进行磨合,逐步调整前进的步伐。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场需求和供应的博弈逐步达到平衡点,居民的自住性需求得到有效释放,符合市场要求的楼盘销售开始回暖,房价回落并逐步趋于稳定……

  自住性需求活跃

  本报于今年7月份做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被访者的购房目的是以居住为主,此类人群在本次调查中占到总访问量的58.8%。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多项政策的出台,使目前温州真正的购房需求显现。与此同时,在被调查者中以家庭储蓄作为购房目的的占13.4%,给父母或子女的占10.9%。

  居民自住型的消费占据主流,意味着市场需求发生转变。过去一味追求大面积、大户型的市场模式发生改变。消费者在选购套型时,往往对楼盘进行理性的综合考察,着重考虑结构设计和居住要求。同时,进一步考虑通风采光、楼层、户外绿化,甚至楼层所处的视野环境。

  另外一方面,投资需求在宏观调控下受到挤压,挤出部分水分的楼市价格体现出一定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也进一步促使自住性购买需求得到相对释放。

  点评:自住性需求的增长,可以说,是楼市回归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当需求模式从投资性需求的亢进,逐步回归到自住性需求时,楼市的喧嚣和泡沫也逐渐消散。

  宏观调控引发理性购买

  经过近9个月的整合,市场已逐步适应,并出现回暖态势。商品房网上预售登记体系的建立,将整个商品房预售体系归纳在公正透明之下,包括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网上可售套数和面积、预售套数和面积、已售套数和面积,都清楚明了。

  同时,为遏制利用退房注销再登记的方式进行期房转让的违规行为,房管部门建立退购房源公开销售体系,既可以使消费者买得放心实惠,又给开发商提供了一个公开销售的平台。

  措施的到位和市场的进一步整合,使回暖的迹象进一步清晰。一部分消费者的预期降低,购买决策逐渐趋于理性。不少消费者根据自己目前的资金实力选择购买综合条件较好、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房子,以此作为将来实现梯级消费的第一步。

  点评:大部分的消费者在购房的同时,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在政策逐渐步入稳定期后,温州部分自住购房者开始表现出入市的愿望,持币观望显露松动迹象。

  中小户型受青睐

  在楼市较为低迷的情况下,经典实用、符合买家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户型成为部分楼盘热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住宅户型的创新就是因为客户群的需要而出现的,所以户型仍将成为今后楼市竞争的热点。据有关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价格与地段以外,考虑最多的就是户型结构。

  伴随着中小户型的吃香,住宅供求面积结构的矛盾也逐步呈现。目前市区在80至120平方米这一面积区间的住房供应量并不多,2004年,全市多层住宅施工面积中,80平方米以下住宅套型只占开发住宅总量3.6%,80至120平方米占21.4%,明显存在中小型住宅比例偏小的现象。

  点评:对大部分未买房但希望能改善居住条件的中低收入工薪阶层来说,中小户型的面积和房价比较符合他们的需求。但近年来温州开发的本地楼盘多以大户型为主,致使合适的中小户型较难寻觅。

  住宅按质论价

  温州楼市在政策推动下开始明朗化,住宅市场显现出“按质论价”的势头。温州市中心住宅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完善的配套设施,住宅价格仍然保持坚挺。例如,市中心的得月花园、大南门一带的建筑群售价仍保持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

  然而,周边地区一些房源由于房龄老、地段稍逊及品质问题等原因,房价开始出现回落迹象。如上陡门一带,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火暴时期,每平方米售价曾高达8000元以上,目前已回落到7000元/平方米左右。

  点评:“按质论价”成为市场理性的一大重要讯息。往昔“买房如买菜”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价格围绕价值,呈现理性波动。

  商业地产投资渐显理性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