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中国金融地产年会在地产业发展的微妙拐点时刻举行了,本来只邀请了300位嘉宾的会场,最后却来了上千人,其热切程度显示了社会各个层面对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未来前景的高度关注。
冷热在金融渠道待扩展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日前在2005年的中国金融地产年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的明天,关键是土地,冷热在金融。其言直指房地产发展的“死穴”。
目前,建设部方面政策基本平稳,因此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扼住房地产命脉的央行,其任何举动都将给房地产业带来足以致命的打击。
此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的讲话无疑尤为引人关注,面对与会几百位房地产商渴望资金的焦急眼神,吴行长直言,现在房地产业对人民银行住房信贷调整非常敏感,但银行承担房地产开发的风险应该有限度,否则会危及金融稳定。
吴晓灵说,房地产融资方式没有形成风险分担的机制,绝大部分风险集中在银行身上,蕴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她强调,银行信贷与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银行贷款能创造购买力,控制不当会酿成资产泡沫;而直接融资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拓宽房地产直接融资的渠道。
吴的讲话表明,房地产融资今后不再可能全部依赖于央行,而应有“限度”,必须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此,她还为房地产直接融资指明了出路:“用公开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设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才是房地产直接融资的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我们解决房屋租赁市场投资来源的重要融资方式。”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密不可分
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胡祖六博士认为,房地产泡沫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争议和金融密不可分。他说,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讲,没有异体是不可能有泡沫的,房地产之所以有泡沫就是因为流动性不足,太多的投资、资本流向这个产业,才有投机的出现,价值到了一种不可能持续的水平,而不是平衡的水平,这正是泡沫存在的机理。而泡沫的存在的确会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和不稳定,尤其中国房地产金融从早期的开发,到中期、到最终的融资,即最终的客户按揭贷款,基本上60%左右都是来自于银行信贷。但银行的原材料是存款,存款的特点是非常短期的,即使定期存款也是短期的。相反,房地产周期比较长,且不具有流动性。同时,房地产受整个宏观经济、利率水平、物价水平,还有其他金融资本或者是固定资产价格起伏的影响。这样一来,银行给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或者给居民按揭贷款都是较长期的资产,会造成高度的流动性风险。银行流动性不足,流向房地产的信贷过多,一旦有泡沫就会直接危及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对整个社会信用支付系统都会形成很大冲击,形成所谓的金融的恐慌。而这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本身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多元化融资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