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五六家贸易型企业入驻上海自贸区,有两三家是刚成立的。”昨日,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会长厉育平透露。自27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出台后,一向善于寻找商机的温商正在加快步伐寻找机会,力求从自贸区的商机中分得一杯羹。
有企业拿了地,打算建总部经济园配套设施
上海自贸区共计28.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我们上海公司确实在临港新城拿到地,在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范围内。”温州一房地产公司负责人称,其在临港新城的土地于三个月前竞拍到手,面积为200亩左右,属于商业地产用地。土地将作为当地的总部经济园配套设施来开发,目前公司已做好前期工作,将于11月份开建,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建成。
来自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的信息显示,目前温商多在上海的松江、南汇等区域办企业,在自贸区区域内的企业并不多。“自上海要设自贸区后,不少贸易型企业就开始关注了。”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一位人士表示。
“我也在寻找自贸区中的商机。”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协会上海片组组长、上海中威控股集团总经理陈振坦言。他于两三个月前从一个论坛上了解到上海要建自贸区的消息后,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因为其公司目前的经营范围为家具制造与出口,其中年出口量达到2500万美元左右。
温商在贸易与商业上的机会要大一些
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相关人士表示,从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的内容看,有直接好处的可能是贸易类企业,因此会有更多温商考虑在自贸区范围内注册一家贸易公司。据统计,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有几十个会员计划去自贸区范围内设立贸易类公司。
陈振表示,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细则出台,因此他目前对进入哪个领域不太确定,但这些天已在向行业内人士打听相应信息。
“从目前公布的内容看,除了贸易,自贸区内首先放开的领域可能是商业。”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做化工进口生意的温商潘先生表示。因为,他公司隔壁是一家奶粉进口企业,最近一个月的进口大增,那时外高桥保税区周边的区域,也一夜间拆迁出大量空地,准备建商业项目。据了解,如果自贸区内首先开放的行业包括商业,那么LV等奢侈品牌服装与手表等将受益,而这些领域,温商有相对优势,毕竟目前不少温商手中就有一些奢侈品牌的区域代理权。
不过,相关人士均称,目前自贸区具体实施细则未出台,想抓准一个商机有一定难度。
自贸区里突然开进很多宝马奔驰
潘先生称,其自5年前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公司以来,公司所在的写字楼群并不热闹,租金也不高,每平方米仅40元左右/月。但是,国务院宣布在上海设立自贸区后,其公司所在的区域就逐步热起来,最近一个月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公司所在写字楼,原来楼上楼下一直都空着没人租,前面的一幢写字楼出租率也只有20%左右,现在都满员了,而且租金涨了不少。”据称,潘先生公司所在的区域,写字楼目前已到每平方米180元/月。
目前,不少企业已将公司迁到自贸区内,而且去自贸区寻找机会的企业也不少。“我们附近的街上原来很少看到好车,现在路边都停满了奔驰、宝马等好车。”潘先生说。
潘先生称,企业对自贸区的热度与日俱增,主要是因为海关等部门在进口方面,已于8月底逐步放松对自贸区内的企业监管,像其公司原来进口的化工原料,按保税区的海关监管要求,到岸后要全部报关报税,才准入库销售,而且要在三个月内缴齐关税;现在则无需马上报税,只需销售多少报税多少,也没缴齐关税的具体期限。
温都记者郑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