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东莞多家银行取消首套房贷利率85折优惠并将其上调至9折,对于东莞很多购房者来说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平均每月增加了100多元的支出。现在已经有消费者反映“承诺的利率85折飞了”,引发业主与开发商以及银行之间一些新的纠纷。
房地产商的口头承诺,算不算数?律师说,还是得看纸面合同,不然银行要调整利率,开发商可以将之归为“不可抗力”。
不过,对这种不可抗力,我们早应有心理预期。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已经表态,将会通过调整房贷利率来进行房价调控。东莞多家银行的调整,只不过是周行长这番话的兑现罢了。
不过,房贷额度收紧,受影响的是些什么人?对于资金充足的炒房者来说,多五个百分点少五个百分点,无关紧要。真正难受的,是咬紧牙关,准备在这座城市里找一个容身之所的刚需。正如地产中介们预测的那样,即使提升了这五个点,刚需还是刚需,影响不了这部分的买卖。
对银行来说,既然贷款总量变化不会太大,那影响大不了哪里去。相反,顺理成章地减少了优惠,还可以多收些利息呢。
早已有诸多经济学家指出,房价问题绝非简单的买房卖房问题。它牵涉到国民经济全局,牵涉到国家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乃至分配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也牵涉到城镇化问题等等。
解决房价,绝不能像“打地鼠”似的,看到哪里房价高就打一锤子。这样只会越打房价越高。十余年来的房价调控,不是硬生生把房价抬高了二十多倍吗?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不好病的。从根子里下药才是良方。现在这种调控模式,早已为民众、政府有关部门所厌倦。地方政府还要土地财政,进城的年轻人需要房子,房地产商不能放弃市场。于是,有关职能部门的所谓调控,其实质是跟着高层决策者的步伐装模作样跳几下舞。
君不见,新年来国五条出台后,从公积金到银行,纷纷“积极响应”,但带来的后果不过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66个房价上涨。
银行的利率,其实也是这种运动式房价调控的一部分。它或许可以在短期内产生一些纸面上的效果。更长一段时效,房价必定依然故我。
事实上,市场对这种调控早已习惯,运动式调控产生的震荡效果必然会越来越短、越来越小。于是,吃亏的,永远是消费者。真正需要房价调控来保护的刚需,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运动式房价调控,可以休矣!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