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德荣赴瓯海检查保障房建设时强调,要抓住当前大好时机,把新型城市化作为转型发展的动力源,以保障房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房建设,加快城市转型步伐,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我市将“村房两改”纳入保障房建设体系,实行城市建设房屋征收、城中村改造、农房改造集聚政策“三策合一”,并坚持“违章不计”,全力加以推进。瓯海区以旧房拆除为突破口,形成了推进保障房建设的良好势头。1至7月,该区累计拆除旧房40.86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3个,建筑面积95.83万平方米,开工户数5079户,投资总额达49.21亿元。
昨天,陈德荣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葛益平察看新桥、娄桥、郭溪、瞿溪、仙岩等五个街道的保障房建设集聚点。在仙岩街道穗丰村保障房建设点,陈德荣问道:“实行‘三策合一’,村民的积极性如何?”村干部介绍,该村旧房拆除涉及111户,已全部签订临时协议,签订正式协议或缴纳定金的共94户,不少周边村民也跨区域来集聚。陈德荣点头道:“保障房建设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说明这条路是通的。要坚持‘三策合一’、‘违章不计’原则,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切实改善老百姓生活。”
走进新桥街道山前村,原先矗立于景山脚下的低旧房屋正整片被拆除。陈德荣详细了解情况后说:“很多城中村的自然条件本底不错,有山有水,本是宜居的宝地,现在却成了温州最为‘脏乱差’的地方。要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让城市显山露水透绿,让保障房依山傍水而建,并切实做大规模、完善功能配套,让老百姓享有优良的生活环境。”
在瞿溪街道瞿岙村,该村正加快拆除4.4万余平方米的旧房,并在“三分三改”中,探索出流转土地“定量不定位”按股分红、被征土地“定位入图”的路子推进地改工作,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后计划招商引资开发都市农业。陈德荣予以肯定:“温州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田园风光。通过‘三分三改’,土地实现规模流转,就可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型都市农业。通过保障房建设,农民进镇入城安居乐业,这就促进了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同时,新乡村的发展也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统筹城乡构建的城市平台也将为新型工业化创造条件。”
“这一路察看保障房建设,令人振奋。在这样的高温之下,大家干着热火朝天的活。天热、心热、活热,大家干得十分辛苦。”陈德荣感谢基层干部艰辛付出的同时,也为大家进一步阐明市委、市政府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面对同样的宏观环境,为什么近年来温州的发展相对滞后?为什么温州人在外地办的企业比在本地办的要好?这是因为温州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城市平台长期“散小低”,无法集聚高端要素,也就无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于是产业长期徘徊于“散小低”状态。新型城市化本身就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可以增加有效投资,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城市转型,集聚高端要素,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当前,温商回归投资热情更加高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环境改善趋势有信心,对温州转型发展有信心。我们要抢抓机遇,以保障房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城乡统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转型发展。
陈德荣强调,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扎实推进保障房建设,在年内实现“全面开花”。要加强协调、细化研究,对保障房建设中碰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注重统筹全局。要加强考核、强化督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要强化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确保开发建设滚动推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