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捧杀”还是“真实” 探究商业地产走势

2011年04月12日 09:48:07来源:新民网责任编辑:李茜茜字体:【大】【中】【小】
简介:2011年,在遭遇“史上最严厉政策调控”之际,商业地产能否成为楼市发展的新机遇?商业地产能否承担起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数额巨大的温州民间资本是否即将入驻商业地产引来中国地产海啸?这些问题依然争议不断,对商业地产的信心是“捧杀”还是确有其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析。

  2011年,在遭遇“史上最严厉政策调控”之际,商业地产能否成为楼市发展的新机遇?商业地产能否承担起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数额巨大的温州民间资本是否即将入驻商业地产引来中国地产海啸?这些问题依然争议不断,对商业地产的信心是“捧杀”还是确有其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析。

  捧杀论:商业地产难成主角

   论点:8000多亿资本潜伏住宅市场,房地产拐点尚未形成,商业地产难成主角。

  论证:温州民间资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他们的动态就犹如投资者的导向。新政后,炒房团转投商业地产的消息不断涌出,诸多猜测也开始流传:温州炒房团确实在商业地产寻找机会?商业地产面临“抢购”?有人说是炒作,有人说是事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温州炒房团所掌握的数千亿资本的去向已成为了房产投资散户的风向标,大有指哪打哪之势。若要解析商业地产近期的命运,首先要弄清这数千亿资本的去向。

  温州民间资本数额究竟几何?说6000亿者有之,7500亿者亦有之,而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经在公开场合宣称,经过估算,这一数字大概在8000亿元左右。由于温州资本常常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业态之间随时流动,此数字并非完全统计。可见,业内对温州民间资本的估计并非空穴来风。

  针对温州炒房团在各地转战商业地产,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认为这可以称为是大势所趋。首先,中国一直以来商住倒挂的现象较为严重,商业地产本身就存在投资机会。另外他还表示:温州商人并不是从原来投资的房产中退出来,只能说是新增了对商业地产的投资。据周德文估计,目前停留于住宅市场的仍有1000多个亿。因此,温州民间资本投向于商业地产的规模暂时还不会超过对住宅市场的投资,“向房地产行业新增的投资还在减少”。这样看来,温州炒房团对商业地产的投资还达不到对住宅市场投资的规模,周德文强调的是温州的民间资本并未从住宅市场中退出,“也没出现大面积抛售的问题”。

  据某地产分析师表示,目前商业地产概念虽然被广泛炒作,但是商铺、写字楼价格还未能迅速升温。在他看来,商业地产与住宅市场不同,其对宏观环境依赖较深。“目前,国际大的投资机构尚未出手,国际经济形势也称不上稳定”,因此商业地产的开发和入驻都需要经济大环境持续向上,而目前时机显然还有待成熟,从他个人角度来看,这或许还需要一个推动力,目前住宅开发市场仍是主流,高利润促使更多的投资炒房客将资金注入其中。

  同时,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商业地产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完全不同于住宅开发的“开发+销售”模式。商业地产要求的是开发与经营二者比翼,必须双飞才能够获得成功。“进入商业地产的门槛,其实可高可低,但成功的商业地产需要有一个很大量的持有物业,以及能够把这个物业经营管理好的团队。”在市场人士看来,成功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中,“经营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比“开发能力”还要重要。商业地产的投资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更加持之以恒的耐心――换句话说,如果单纯的投资客想转战地产开发领域,希望如曾经地产市场旺极一时的短周期高利润,那到最后将会以失败告终。

  同时,针对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拐点,商业地产投资将取代住宅地产的说法,相关业内分析人士也表示不赞同:一个行业如果真的到了拐点期,会出现标杆房企“倒下”的信号。而在目前形势下,调控政策虽对中小房企造成了挤压,却有利于行业的整合,是企业之间纵横捭阖的好机会。未来的住房市场会愈发理性,向着良性发展的道路前进。

  结论:商业地产“黄金时代 ”的到来,可能还需至少3-5年的时间。资本的逐利性会驱使资金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流向住宅市场,短期内商业地产或许还不能迎来大幅持续上涨的机会。

 [1] [2] 下一页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