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中国各地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一位官员说,从资金看,二、三线城市多渠道融资的难度不大,目前主要是地、州、市、县的配套难度比较大,尤其一些贫困县,在政府筹资这块的资源和能力都比较弱,需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有序进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认为,对于保障房建设,必须引入包括社会保险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不能全压在银行身上”。
中国两大保险巨头,均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杨超、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都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房建设”的提案。
目前,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4.6万亿,有近5000亿资金可投入保障房建设。
据悉,中国人寿已与北京、重庆两地达成有关保障房的合作意向。中国保监会也将与上海市政府开展合作,试点保障房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项目。
全国社保基金信托贷款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南京,3月底将有30亿元的社保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按照南京市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到今年底将有首批申请人入住。
一些城市也正在探索用信托基金参与保障房建设,贵阳市已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达成50亿元的意向性协议。
杨超和马明哲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及管理的相关细则。
王珏林认为,不管是谁、以何种方式参与政府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都应该做到“五保”,即保数量、保质量、保环境、保功能、保服务。相关的建设部门和监管部门,则应做好服务,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