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01年的调查数据,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城四区的居民在教育、居住、社区环境和婚姻家庭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居住生活质量这一指标比2001年减少了5.4分。
“居住环境差与拆迁有关”
在昨日(23日)举行的2007年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社科院首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专家介绍,《北京市城四区变迁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两次指数分析显示,五年来北京城四区居民的健康、经济、职业和闲暇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城八区居民的平均水平相比,城四区居民不仅在受教育水平、收入、消费和居住水平等客观条件方面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而且在社会地位的主观认知方面也给了自己较低的评价。
调查显示,与五年前相比,城四区94.4%的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没有增加。从住房类型看,城四区居民居住平房的比例为61.1%。从设备配套来看,厕所的配套率为35.5%,洗澡间为37.6%,暖气为69.4%。
该课题负责人雷弢介绍,导致居住环境差的因素之一就是拆迁。拆迁过程中长时间、甚至长达数年的僵持,使很多地方居民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
“旧城改造不能赶走原住民”
雷弢在发言中提到了本报近日报道的“东四八条文保区面临部分拆除”一事,雷弢认为,旧城改造应该允许居民的自我改造,不能一刀切。降低人口密度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口为本”。
报告指出,目前有些政府部门无论在改革发展思路还是在政策执行层面上,仍表现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居民生活质量的倾向。
为此,专家建议从多个方面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城四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城市规划要防止贫富分区,通过人口置换来片面提高地区人口素质并非长远之计,反而会因为原住民的流失,不利于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改造旧城不是要赶走老北京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