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湖的裴连根和黄芬娣夫妇,应该可以算是浙江和上海两地“最高”的人了吧,因为他们每天晚上睡觉时,头靠在浙江,而脚却伸到了上海。之所以有如此奇特的经历,完全是因为,他们家的房子刚好建在两省分界线之间。
上海丈夫入赘平湖
分界线上建两层楼
这两口子的房子,建在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和上海市金山区裴弄村交界处。说起房子的来历,还要从他们的婚姻说起。
裴连根是上海裴弄村人,1963年,以上门女婿的方式,入赘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与村民黄芬娣结为连理。
1964年,他们的大儿子黄忠林出生。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子女的户口必须跟随母亲,所以黄忠林一出生,户口就落在了浙江,属于地地道道的浙江人。然而两年后,黄芬娣随丈夫将自己的户口迁到了上海,大儿子黄忠林的户口却依旧留在了浙江。后来,裴家里又添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户口也都落在了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初,老裴家的房子进行扩建,金山区政府就按户口人数,为老裴家批复了70平方米的宅基地。但老裴觉得宅基地太小,不能满足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房屋扩建规划。于是他脑筋一转,想到大儿子的户口还在浙江,就向全塘镇政府也申请了50平方米的宅基地。
如此,老裴家这占地12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就跨省建成了。
上海烧菜浙江吃饭
中间只隔了一堵墙
老裴家的房子惟一的分界线,就是房子中间的一堵墙,墙的东边是上海,西边就是浙江。
因为这堵墙,老两口每天都在两省之间穿梭几十回,早中晚三餐都是在上海地界的厨房烧的,然后又端到浙江地界的客厅吃。而老两口睡觉的床,则一头放在上海,一头放在浙江。
除了地理上带来的趣事,老两口的生活也因为地跨两省,多了一份别的家庭没有的“方便经”。
老裴家的电和电话线,是从上海接过来的,而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则是从浙江接过来的。老裴每天用浙江的水和上海的电,同时烧一锅饭。夫妻俩给嘉兴的儿子打电话,就使用浙江邻居家小店内的公用电话,给石化公司的子女打电话,就用自家的电话。
老两口把这些事情概括为:“怎么方便,怎么节约,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