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模式

市中心信河街一带住宅。 鲍南南 摄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旧小区也迎来新机遇。最近,我市鹿城区率先公布城镇老旧小区(危旧房)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该实施方案显示,以旧换新对象为市区范围内、2000年以前国有土地上非单一产权、房屋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居住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多孔板结构的老旧小区,重点针对199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实施方案重点通过外迁置换、原拆原建两种模式推进。外迁置换模式主要适用于有意愿(意愿率达到规定要求)在统筹房源范围内进行外迁置换,报经区政府同意实施的老旧小区,腾退房屋和原址土地由国企统筹利用;而原拆原建模式,主要适用于未列入年度拆征计划,C、D级危房集中且不具备修缮价值或无法通过修缮加固实施整治解危的,具备独立施工条件,通过原拆原建不影响周边房屋安全、不影响地块整体开发利用且能够完成解危并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的老旧小区。意见从更新流程、政策保障等方面做了规定,并计划今年试点先行老旧小区(危旧房)更新项目2个以上,探索以旧换新创新模式。
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功能配套不全、环境品质不佳、管理服务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今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25年下半年起,全国将启动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与此同时,从今年7月起,《浙江省城镇社区更新条例》开始施行,聚焦社区更新“小切口”,通过立法更好保障和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也在积极探索社区自主更新,全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据了解,去年,温州已累计实施338个改造项目,加装917台电梯,惠及11万户居民家庭,这些举措有效盘活了老旧小区的存量空间。今年5月,我市还出台了《2025年温州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温州将实现20年以上老旧电梯全面“清零”、15年以上电梯“应换尽换”,电梯更新工程全面提速。
专家观点>>>
统筹片区发展
遵循安全第一原则
温州设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专业总工程师 俞益平
建于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普遍以砖混结构为主,房屋年久失修,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如墙体开裂、基础沉降)和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同时,设施缺损严重,如给排水、供电、供暖系统老化,导致功能不全;环境脏乱差,公共空间和绿化不足,缺乏现代服务设施如电梯、安防系统和适老化配套;违规装修频发(如拆除承重墙),加剧安全风险,影响居民基本生活。此外,管理机制缺失、消防通道堵塞、安防设施薄弱等,也进一步威胁居住安全。
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还可以通过改造推动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改造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执行结构加固和消防等标准,确保房屋结构安全,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完善基础设施(如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和节能设计(如绿色建材、海绵城市技术)。
要尊重文化传承,保护地方历史风貌和原有特色,避免“大拆大建”。推行绿色低碳标准,降低能耗,提升环境质量。统筹片区发展,与城区规划统一,实现资源整合,避免碎片化改造,最终实现安全、舒适、文化、绿色的平衡发展。
以人为本
关注社区深层次问题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潘安平
这些年我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比如,改造深度不足,存在“重面子轻里子”倾向,过度聚焦建筑外立面刷新、环境美化等表面工程,对关系居民生活品质的深层次问题关注不足;面临改造需求不尽相同,居民利益难以协调的难题。如在停车场改造、上下水管道改造、加装电梯等改造内容上,就会出现有车与无车之争、管道走向之争、底层和高层之争。另外,还存在空间资源配给不足,小区功能难以提升,改造资金短缺等问题。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这是更新改造中遵循的首要原则,要以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使改造方案尽量符合民意,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筑牢安全防线,消除隐患,优先改造结构隐患突出的小区。
要优化功能布局,破解小区功能难以提升的难题。改造方案要注重对老旧小区内部空间资源的挖掘,通过清理违规占用点位、拆除违章建筑、打开围墙等方式,增加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对原有的绿地、游步道、停车点位等公共区域进行重新布局,提升小区空间功能。改造中应当补足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公共停车、充电装置等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在改造过程中要积极植入新业态、新功能、新场景,为老旧区域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居民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以城市更新带来的增量利益共享,驱动资金共担。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如何解决众口难调,实现颜值和功能双提升 我市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模式
记者:笑银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