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茶店子派出所更改信息、成华区公证处提交资料、兴隆街找当年的老邻居、府南河找当年的拆迁指挥部……看嘛,我们都是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跑这些事的。”
11份房产证办好用了近两年
“门牌上写的是3号,派出所又说重新排号了。11份资料一起作废,又得从头再来。”权少祥的二儿媳赖蕙隆,曾经委屈地当街大哭。
权德辉更是将工作人员的每句话都记在便签纸上,然后照着办。“还是不行,11个人的资料太多了,何况80多年没有分过家,连母亲的死亡证明都要重新开。”权德辉说,找到母亲的邻居才是最大的挑战。“当年跟我母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几乎都过世了。在街办的帮助下,总算了了这件事。”直到2009年9月21日,权家几位老人历经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权家11名房产权益享受人终于拿到了房产证。
收了买家定金但房子还卖不成权德辉说,11名产权持有人一致同意卖房后,很快就找到了买家。与买家谈好价钱,对方也支付了2万元的
定金,卖房协议上签订2010年12月底之前交房,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今年7月,权家人拿着11本房产证和买家到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卖房的相关手续。
“这个房子不能卖。”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这句话,又把权家人的心提了起来。工作人员告诉权家人,这套房子11个产权持有人中,有一个是未成年人,也就是权家第4代,曾外孙女琳琳(化名)。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也为了方便大众房屋买卖交易,按照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及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但像买卖房屋,这类重大民事行为则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或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由于琳琳未成年身份和其特殊的家庭情况,让数家公证处都不愿介入,这让权家人又走进了卖房的死胡同。
明日关注:属于琳琳的1/60,合计1.228平米的房屋产权。将权家人带进卖房的死胡同,由于权家的复杂情况。接连3家公证处都不愿为其做房产买卖的相关公证。无奈之下,权家人向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求助,权家人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能如愿卖房吗?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摄影刘陈平
一套房11人分 最少只分得约1.228平米记者从房产证上看到,这间73.69平米的房子被分为11份。按照相关法律,这11人并不是平等享有该房产面积份额的,每个人能继承到的份额计算非常繁杂,公证处为此专门绘制了一份“继承关系图”。
以“长子”权德荣为例,他享有1/5的份额,即14.738平米。因其过世多年,他的份额就落在了女儿权正坤头上。
而最复杂的是权家三女儿权素芳,因其过世多年,权素芳的份额就由其丈夫杜鹰继承,但权素芳膝下除了有3个女儿,还有两个孙辈也能继承房产,但只能分到1/60的份额,约1.228平米的房产面积。其余9人也分别享受1/5、1/15、1/20和1/60不等的份额。
至此,历经近两年时间,被权家人形容为一场大仗的“过户行动”,终于落下帷幕。那套被分成11份的,73.69平米的房子也被出租,由权家5个家庭轮流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