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土地市场搏杀背后 房产大鳄争夺楼市话语权

2007年07月19日 10:34:39来源:钱江晚报责任编辑:黄金树字体:【大】【中】【小】
简介:
  时隔半年之后,省内房产大鳄进军杭州的脚步再度迈开,这一次,步伐之生猛,就连杭州本土开发商都感觉有点跟不上了。

  在今年1月份杭州首次土地出让会上,正达、云厦、瑞立、创佳等几家来自浙中和浙南的房企一举拿下9块土地中的4块时,曾有人惊呼,继外来大鳄之后,省内大鳄也来了。如果说,当时的省内大鳄还只是土地出让会上的次主角,那么在7月9日的原杭商院地块和三墩地块的角逐中,他们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以楼面价15712/平方米拿下原杭商院地块的宁波雅戈尔,以及以7750元/平方米拿下三墩24、25号地块的东阳中天,留给杭州人巨大的惊叹号。

  巨资支撑省内大鳄拿地豪气

  这大半年来,虽然外来大鳄在杭州土地市场频频出击,但是本土开发商在与之对垒的拉锯战中并不落下风,从最近几宗最热门地块出让情况来看,甚至可称为“完胜”,绿城、旅游等房企的表现,充分诠释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然而,这次杀出来的却是省内大鳄,其出手之狠,让业内不免感叹。

  资金雄厚,无疑是这两家公司来势凶猛的决定因素。

  雅戈尔(600117),中国纺织服装第一品牌,沪市老牌上市公司。虽然起家于纺织服装,但是如今雅戈尔的主营业务有向房地产业倾斜的趋势。在雅戈尔今年4月25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议案》,拟发行18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全部投向房地产项目;7月16日,雅戈尔发布公告,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苏州雅戈尔置业有限公司增资5.5亿元。这一切无不预示着,雅戈尔准备在房地产业上大干一把。通过在宁波和苏州开发的近十个楼盘,雅戈尔已成为这两个长三角重要城市的区域龙头开发商,2006年雅戈尔置业被浙江省房协评为全省房地产五十强第三位。

  当开发商们都在感叹“最缺的就是资金”的时候,雅戈尔目前最不缺的大概就是资金。其在证券市场的运营能力被业内所称颂,单单投资中信证券股权,就为其带来数十亿的增值。据公开资料显示,雅戈尔原持有中信证券18366.56万股(已抛售3千万股,获利10多亿元),至今年8月15日,剩余股份将可以上市流通,以昨日中信证券54.8元的收盘价计,市值超过80亿元。雅戈尔还持有天一证券1.5亿股,账面值1.5亿元,据雅戈尔内部人员透露,目前这笔投资已经签署了平价转让协议,只是最后的手续未办。此外,雅戈尔还直接和间接持有宜科科技29.84%的股权,持有广博股份2838.8万股,持有近日将上市的宁波银行1.79亿股。值得一提的是,雅戈尔还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占有4.5%的股份,潜在收益可观。

  有了足够的房产开发经验,又有在证券市场上获得的丰厚收益,此前被媒体描述为“怀揣100亿元找项目”的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曾表示,地产方面的目标是“争取成为长三角的区域性开发商”,并直言下一个目标城市就是杭州。一位知情人士在7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商院地块14.76亿的土地款对雅戈尔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另一位省内大鳄东阳中天,是国内建筑业排名前五的品牌。它的资金实力可以通过一些细节透露出来:2005年,中天集团上缴国家税收名列全国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类纳税排行第一;2006年4月,国家民政部首次公布的“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名单,中天名列第五,而且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民营企业(列在中天之前的是微软、汇丰银行、中海油等);中天集团2006年的年经营规模超过150亿元。

  中天并非第一次进入杭州土地市场。早在2003年7月,中天就在杭政储出[2003]14号地块中标,这也是钱江新城首宗地块出让,当时中天以总价7亿多元、比对手高出1亿元的价格拿下,一度也并不被外界所看好。这宗地就是现在的倚天·盛世钱塘。根据杭州透明售房网的统计数据,盛世钱塘7幢房源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只有1幢未开盘。哪怕按已成交均价约1.27万元/平方米计,可回收的资金也有23亿元。三墩这两宗地虽然楼面价比较高,但是不少业内人士提到,以中天在建筑上的经验,可以在建安成本上省下一大笔开支,因此项目日后的定价有可能做到在不离谱的情况下仍有利润可赚。

  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已经拿地的雅戈尔和中天,另一个省内资本大鳄义乌小商品城也对在杭州拿地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一些重要地块的拍卖中频频露脸。

  本土开发商有些着急

  面对携重金杀入杭州的省内大鳄们,杭州本土开发商们急了。7月9日土地出让会后,多家本地房产公司纷纷连夜开会,探讨“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回头再看一下7月9日的土地出让会,角逐杭商院地块的不乏广宇和西房这样的杭州老十八家房企,竞争三墩地块的也有金都、旅游这样的杭州主流开发商,然而在省内的雅戈尔和中天,以及外来的中海、凯德、华润新鸿基等大鳄的包围之下,杭州本土老牌房企纷纷败下阵,这其中,既有对市场理性分析的原因,也有资金的因素。

  在这些有意拿地的开发商中,目前普遍面临土地储备短缺的困境。广宇虽然成功上市,但是目前多数土地储备在外地,西城年华之后,杭州本地项目已很少;西房的情况类似,一旦销售完锦绣江南和云溪香山,虽然还有一些土地,但其内部人员表示,“也到了必须赶紧找项目的时候了”;而金都和旅游虽然在售项目不少,但有不少都进入尾盘销售阶段,而这两家公司都有上市计划,旅游的负责人表示,根据A股市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要求,土地储备量需达到5~7年的开发量,因此多拿地,多拿好地,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关键之一。

  另一个让近阶段各大小开发商拼命拿地的因素,是出于拿地保值的考虑。今年4~6月份,是杭州楼市的销售黄金期,很多开发商在这几个月资金迅速回笼;与此同时是物价指数的较快上升。“钱放着不用会贬值,而对开发商来说,土地好比黄金,具有保值和增值能力。”一位房产公司营销老总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开发商不计成本的拿地行为。

  然而要最终拿地,必须有雄厚资金做靠山。房产开发是一个对银行贷款依赖度比较高的行业。在央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对开发商们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前有虎后有狼”的形势下,一些本土中小开发商除了抱团作战,寻求上市也是目前比较热的话题。“企业上市获得的最大优势就是融资功能大大增强。”一位开发商表示。徐叔竞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