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再次加码,无疑将会进一步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巩固此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可以预见,在这一严厉的政策氛围下,房市“回暖”之势难以为继。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个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运况,数据显示,在连续两月房价环比持平之后,9月份房价环比再次上涨0.5%。
由于房价环比更能反映出近期房价的走势,9月份房价环比的上涨,进一步印证了近期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的趋势。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前三个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2%,增幅比1月至8月提高1.5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6.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5.2%。这些数据为判断近期房地产市场房屋成交量的上升提供了依据。
此外,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甚至远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从这些数据来看,在房市传统的“金九”旺季,房市较前期成交量下滑的“趋冷”出现了“火气”。专家认为,9月正值房地产销售旺季,销售量的上升可以说是在市场的预期中,此外经过今年4月份以来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观望后,一些需求得以释放。
那么房市能否还会保持着“回暖”这一态势呢?难道前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明显的成效会有“付之东流”的危险?
然而,似乎对房市的走势早有预见,“十一”长假之前,国家各部委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从差别化房贷的更为严格到房产税的再次强调,这套“加重”的房地产“组合拳”无疑给房地产市场“当头棒喝”。而“十一”长假刚刚结束,各地更为详细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细则纷纷出炉,使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严厉之风越刮越猛。
其中,三大政策一时间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一是“问责制”的出台,无疑成为强化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推手———给“地方政府”套上了“金箍咒”。“将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与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三部委如此严厉的举措,为此次调控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约束。
二是“限购令”在各地的纷纷亮相,击中了投机性需求的“要害”。自从今年5月1日,北京市率先出台每户居民家庭限新购一套商品住房的“限购令”,此后,这一政策并没有出现大的跟进。然而,近来不少地方再提“限购令”,深圳率先出台细则,限制居民购房套数最多为两套;10月7日,上海推出限购一套房细则,国庆后第一周,杭州、南京、宁波、福州等地也纷纷出台本地住房限购政策。“限购令”一时成为当前房市宏观调控的“利剑”,在抑制投机性需求方面,这一举措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是“房产税”再次得以强调,严重影响市场预期。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房产税”虽然“靴子未落地”,但是再次处在“风口浪尖”。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再次加码,无疑将会进一步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巩固此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可以预见,在这一严厉的政策氛围下,房市“回暖”之势难以为继。
当前,观望氛围的出现,验证了这一趋势,各方仍在等待是否更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相关的税收政策会随之而来。
虽然9月份的数据显示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前三个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在加大,从国内贷款到企业自筹资金,增速均比前8个月回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房地产企业重要现金流的来源,前三个季度定金及预收款增速较前8个月下降3.4个百分点,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依然没有缓解。在资金压力下,更为严格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出台,无疑将会给市场交易量带来重大影响,从而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
同时,针对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的房地产投资,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不断加大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将推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力度。
此外,9月份“国房景气指数”的持续回落,也反映出市场对房市前景的预期并不像当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一样“趋火”。
这些都反映出此前房市宏观调控的成效明显,在此轮房市宏观调控继续加码的背景下,房市宏观调控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
当然,从诸多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市宏观调控依然从需求入手,无论是差别化房贷,还是“限购令”,都会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前三个季度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回落到20%以下,这一数据有力的验证了差别化信贷政策效果的显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市的健康运行还应该从供给入手。今年房市宏观调控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在抑制需求的同时,各地实施细则都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从各地地方政府的执行来看,今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较往年来说力度空前。然而,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着严重的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何加大供给的力度,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
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举措,可以说是“严”字当头,此次“组合拳”更为注重“执行力”,为政策效果的显现增加了“保险系数”,我们期待在房市宏观调控“组合拳”的重击下,房市的运行更加健康平稳。